您现在的位置:皮肤科 > 皮肤美容 > 黄褐斑 > 黄褐斑百科

黄褐斑百科

·RECOMMEND
黄褐斑的病因有哪些

  黄褐斑病因:

  1)、由于年龄增长,肤质老化,皮肤血液不顺畅,色素不均衡,血液淤积与色素凝滞导致出现色素沉积的色素斑人群。

  2)、吸烟成瘾引起的皮肤色素发黄,身体内色素分布不均衡,色素分泌紊乱,终形成色素沉着的人群。

  3)、从来不进行防晒,由于阳光照射刺激产生黑色素凝滞、沉着,出现色斑的人群。这个是长黄褐斑的原因中比较常见的。

  4)、生活无规律或不稳定,导致内分泌紊乱,血液循环不畅,毛血管阻塞,血液淤积,色素凝滞、沉淀,进而出现色斑的人群。

  5)、夜生活频繁,又不注意积极休息,导致生理现象的昼夜颠倒,出现色素分泌紊乱、色素凝滞的色斑人群。

黄褐斑有哪些症状

  黄褐斑症状:

  1、发于面部的颧骨、额及口周围,多对称呈蝴蝶状,故又名“蝴蝶斑”。

  2、初色如尘垢,日久加深,变为浅灰褐色或深褐色,枯暗不泽。

  3、大小不定,斑点边缘清晰,表面光滑,无炎症反应, 痒。

  4、经常日晒形成的日晒斑也是黄褐斑的一种。

  5、男性黄褐斑患者多伴有阳痿、早泻、胃肠功能紊乱等。

  6、女性有黄褐斑者多伴有月经紊乱、经前乳胀,或慢性病症。

  7、经常使用口服避孕薬及妊娠女性,面部会出现“妊娠斑”,也属于黄褐斑的一种。

黄褐斑对身体有哪些危害

  黄褐斑危害:

  (一)黄褐斑是体内疾病的信号:黄褐斑是体内的一种外在显性表现。因此,黄褐斑发生的同时,身体内部也会发生问题。例如,很多黄褐斑患者伴随有面色萎黄、精神不振、烦躁易怒、食欲不振、乳房肿痛、月经不调等现象。

  (二)黄褐斑伴有多种并发症:黄褐斑常并发生殖器官疾病、肝病慢性营养不良等。黄褐斑是内分泌失调的先兆,会引发乳房肿块、子宫肌瘤等多种病变。

  (三)黄褐斑给女性心理造成伤害:黄褐斑的产生给女性精神造成一定压力,而伴随而来的各种症状又不可避免地给女性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产生不良影响。

黄褐斑怎么治疗

  黄褐斑治疗:中医祛斑养颜,有效祛除黄褐斑

  上海宏康医院皮肤科将祖国医学成果与现代高科技仪器相结合,自主研发出“中医祛斑养颜”,有针对性、有区别地治疗各种不同类型、不同病因的黄褐斑、雀斑等色素斑,多管齐下、内清脏毒、外疗肌肤、标本兼治、辩证施治,调节皮肤生态平衡、增强机体免疫力, 自然生理机能,疗效确切,适用性广,1皮肤,不留瘢痕,且不复发,深受患者2,成为患者祛除色素斑的首选。

  中医祛斑养颜的三大优势:

  1、内调外治,提高免疫力:中医与西医相结合,由内而外进行综合调理,较短时间就能达到去斑、美白的疗效,而且提高全身免疫力,还原美丽肌肤。

  2、不留疤痕,不损皮肤:由于采用的纳米波只被相应颜色的色素吸收,只有病变的细胞才吸收特定的纳米波,纳米波技术还可以控制光波所到达的皮肤深度,所以不会留下疤痕,也不损害健康皮肤;

  3、无害,抑制复发:纯1然植物中萃取复合而成,不含任何香料和化学添加成分,堪称为绿色生态祛斑产品,根本上改变身体的血液血管和肌肤状况,增强细胞抵抗力;同时有效吞噬异常黑色素,肌肤不会因环境因素容易出现色斑反弹的现象,具有长久美白作用。

黄褐斑有哪些有效的预防方法

  黄褐斑预防:

  一、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少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要想美,必须少饮酒。

  二、不要长时间曝晒。如果怀疑黄褐斑是某些薬物及化妆品引起的,应该停用。

  三、积极治疗慢性肝肾疾病、纠正月经不调,调节内分泌功能障碍等。推荐阅读:脸上长黄褐斑是怎么回事

  四、黄褐斑为妊娠原因所致者,如在产后半年内不能自行消失,就必需就医治疗。

  五、黄褐斑患者平时不宜过量食用刺激性食品,如酒、浓茶、咖啡等,以免加重病情。

  六、保持精神愉快,多运动,但要注意劳逸结合。

皮肤科
上海皮肤病医院—上海宏康医院皮肤科

上海皮肤病医院QQ咨询 上海皮肤病医院挂号 上海皮肤科医院预约 上海皮肤病医院

上海皮肤病医院网上预约
上海宏康医院皮肤科皮肤病咨询
皮肤病
姓名:何建平
副主任医师

从事皮肤病临床诊治工作30余年...
擅长诊疗:皮肤科常见病、多发病及部分疑难杂症的诊治...

网友点评130封 【查看简介】【预约挂号】

症状查询
上海妇科医院(宏康医院)合作单位
  • 上海医保医院环境
  • 上海公立医院网上预约
  • 上海三甲医院网上挂号
  • 上海医院预约挂号
  • 上海宏康医院网上预约
  • 上海宏康医院网上预约
宏康医院| 网站导航| 法律声明| 意见反馈| 求贤纳才| 关于我们

上海市宏康医院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10036551号-18 ©
内容申明:本站信息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代表医生的诊断和治疗。如若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
沪公网安备31010702001274号 沪医广[2024]第03-18- G014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