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外科 > 肛肠疾病 > 混合痔 > 混合痔百科

混合痔百科

·RECOMMEND
混合痔的病因有哪些?

混合痔的病因

混合痔,也可以称之为里外痔。混合痔是以发生于肛门同一方位齿线上下,静脉曲张形成团块,内外相连、无明显分界为主要表现的痔病类疾病。痔内、外静脉丛曲张、扩大,相互沟通吻合,括约肌间沟消失,使内痔部分和外痔部分形成一整体者称为混合痔。

1.便秘:长期排便不畅,时间过长等都会引起腹压增高。引起痔静脉曲张或是直肠发生充血,这样严重发展下去,可能会导致直肠肌层与粘膜发生分离,长久下去就可能引起痔疮。

2.感染:各种肛门疾病,如肛腺感染、肠炎、肛窦炎等,炎症问题会导致痔静脉受累,血管扩张发生充血后可引发痔疮的形成。

3.生理结构:由于肛门位置较低,人在行走或是直立的时候,容易受到重力的影响,造成回流受阻,粘膜静脉扩大,从而引发痔疮产生。

混合痔症状有哪些?

混合痔症状表现

便血: 性、间歇性、便后有鲜红色血是其特点,也是内痔或混合痔早期常见的症状。

痔块脱垂:常是晚期症状,多先有便血后有脱垂,因晚期痔体增大,逐渐与肌层分离,排粪时被推出肛门外。

疼痛:单纯性内痔无疼痛,少数有坠胀感,当内痔或混合痔脱出嵌顿,出现水肿、感染、坏死时,则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瘙痒:晚期内痔、痔块脱垂及肛管括约肌松弛,常有分泌物流出,由于分泌物刺激,肛门周围往往有瘙痒不适,甚至出现皮肤湿疹,病人极为难受。

黏液外溢:直肠黏膜长期受痔核的刺激,产生炎性渗出,使分泌物增多。肛门括约肌松弛时可随时流出,使肛门皮肤经常受刺激而发生湿疹、瘙痒。

混合痔危害有哪些?

混合痔的危害

坏死:痔核嵌顿于肛门外,由于一系列的病理改变,使局部代谢产物积聚,进一步加重了肛门局部水肿,加重了痔核的嵌顿,这是一种恶性循环。所以内痔嵌顿日久,必然出现坏死。

贫血:混合痔患者大便时反复多次的出血,因此会使体内丢失大量的铁,严重的会引起缺铁性贫血。当贫血较重或进展较快时,患者则会出现面色苍白、倦怠乏力、食欲不振、心悸、心率加快和体力活动后气促、浮肿等症状。

感染:痔核嵌顿后,多有不同程度的感染,病人出现里急后重、肛门坠胀感明显等症状。

嵌顿:脱出于肛门外的痔核,受到括约肌的夹持,静脉回流受阻,而动脉血仍不断输入使痔核体积增大,直至动脉血管被压闭,血栓形成,出现痔核变硬、疼痛,难以送回肛门内。

混合痔应该如何治疗?

PPH治痔疮,“秒杀”不容商量

PPH 术即吻合器痔环切,通过痔疮吻合器环状切除痔上粘膜,使肛垫上移,同时切除、结扎直肠下动、静脉的末端分枝,使痔疮的供血量减少,痔核逐渐萎缩而达到去除痔疮的目的。

PPH 术适用于各类痔疮,尤其是重度内痔和部分直肠粘膜脱垂的病人。其大优势在于既保留肛垫,又将滑脱组织悬吊固定,使病理状态的肛管直肠 到正常的解剖状态。 

PPH 术的优势-- 、出血少、、 、 快

1、可视:手术整个过程由电脑精密控制,患者可在电脑监视器观看手术全过程;

2、精确度高:同步显示系统采用数字化视觉精确定位病灶,辅助手术顺利进行;

3、 :吻合器环形切除粘膜为非开放性伤口,出血少,术后无需换药,患者 ;

4、 快:术后休息片刻后即可自行离院,伤口 快,输液抗感染即可 ;

【适应症】对各期内痔、外痔、混合痔、肛裂、肛瘘、脱肛、肛周湿疹、大便疼痛或喷血等肛肠疾病疗效十分显著。

混合痔应该如何预防?

混合痔预防方法

1.忌辛辣刺激食物。忌过食生葱、姜、蒜,以及胡椒,特别是辣椒等食物。

2.荤素搭配,粗细得当。在饮食方面,要注意荤素均不可过度,粗、细粮调剂合适,这样才能使大便不至于稀溏、干燥。

3.定时排便,忌忍忌努。养成定时排便的好习惯,不强忍排便意识,不努便,减轻肛门直肠部的充血症状。

4.劳逸结合。工作和生活中,要劳逸结合,过度劳累、负重或下蹲久行、久坐等都可使肛门直肠部静脉淤积或活动过少,静脉曲张。

5.提肛运动。无论劳作负重、久行下蹲,还是久坐,终都能引起肛门直肠部位静脉淤积、曲张,因此,加强局部的运动对减少局部静脉淤积,以及静脉曲张都有很大的益处。

上海宏康医院外科普外科咨询
普外科
·PPH 术
PPH痔疮 术
·RPH痔疮自动套扎术
RPH痔疮自动套扎术
·安珂乳腺 旋切术
安珂乳腺 旋切术
· TAPP疝修补术
 TAPP疝修补术
·超声定位静脉腔内化学消融术
超声定位静脉腔内化学消融术
·甲状腺 术
甲状腺 术
症状查询
  • 上海医保医院环境
  • 上海公立医院网上预约
  • 上海三甲医院网上挂号
  • 上海医院预约挂号
  • 上海宏康医院网上预约
  • 上海宏康医院网上预约
宏康医院| 网站导航| 法律声明| 意见反馈| 求贤纳才| 关于我们

上海市宏康医院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10036551号-18 ©
内容申明:本站信息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代表医生的诊断和治疗。如若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
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1274号 沪医广[2024]第03-18- G014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