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耳鼻喉科 > 中耳疾病 > 慢性中耳炎 > 慢性中耳炎百科

慢性中耳炎百科

·RECOMMEND
慢性中耳炎的病因

  1、感冒后咽部、鼻部的炎症向咽鼓管蔓延。咽鼓管咽口及管腔黏膜出现充血、肿胀,纤毛运动发生障碍,致病菌乘虚侵入中耳,引起中耳炎。

  2、擤鼻涕方法不正确可导致中耳炎。有的人擤鼻涕时往往用两手指捏住两侧鼻翼,用力将鼻涕擤出。这种方法不但不能完全擤出鼻涕而且很危险,鼻涕中含有大量的病毒和细菌,如果两侧鼻孔都捏住用力擤,则压力迫使鼻涕向鼻后孔挤出,到达咽鼓管引发中耳炎。

  3、呛奶引起中耳炎。母亲在给婴儿喂奶时,常常不慎呛奶,由于婴儿的咽鼓管比较直而且短,易使奶汁进入中耳,成为细菌繁殖的营养物质,引发中耳炎。

  4、游泳时将水咽入口中,水通过鼻咽部进入中耳引发中耳炎。外伤所致的鼓膜穿孔禁止滴任何水样液体,以免影响1的愈合,可用消毒棉球堵塞外耳道以免感染诱发中耳炎。

慢性中耳炎的症状

  1、耳流脓:是慢性中耳炎的主要常见症状,可为粘液、粘脓或纯脓性,非危险型流脓较稀薄,无臭味。危险型流脓虽不多,但较稠,多为纯脓性,并伴有异臭味。

  2、耳聋:轻重不一,因多是单耳发病,易被忽视。此种耳聋,多与病性的进展成正比,即病变较重,耳聋也加重,一般为传导性聋。

  3、听力减退:听力下降、自听增强,头位前倾或偏向健侧时,因积液离开蜗传,听力可暂时改善(变位性听力改善)。积液粘稠时,听力可不因头位变动而改变。如一耳患病,另耳听力正常,可长期不被觉察,而于体检时始被发现。疑似症状.

  4、除上述症外,如有眩晕、呕吐、面瘫、剧烈头痛、寒战、高热等症状出现,证明已有并发症发生,应立即去医院就诊。

慢性中耳炎的危害

  1、面瘫,面神经距中耳腔很近,若损伤它,就会引起口眼歪斜。

  2、迷路炎,如果炎症向内侵犯,进入内耳会引起迷路炎,导致眩晕和恶心、呕吐等。

  3、颅内并发症则包括脑膜炎、脑膜外脓肿及脑脓肿。不论出现哪一种情况,都会有生命危险。 各种脓肿,如耳后骨膜下脓肿、颞肌下脓肿、外耳道后壁脓肿等,出现脓肿后,在局部可摸到很软的包块,红肿、疼痛剧烈,并有高烧。

  4、破坏颈部大血管。如果处理不及时,脓肿向颈部扩散,引起颈部转动时疼痛,严重时会有破坏颈部大血管,导致死亡。

慢性中耳炎的治疗方法

一、药物治疗:以局部用药为主:可用抗生素水溶液或抗生素与类固醇激素类药物混合液,药物治疗虽能暂时缓解病情,终究不是治疗的办法。目前市场上没有治疗慢性中耳炎的特效药,一些患者盲目吃药只是治标不治本。所以,慢性中耳炎患者一定要到医院进行规范的诊治,找到病因,对症施治才能科学治疗慢性中耳炎。

二、滴耳法:病人取坐位或卧位,患耳朝上。将耳廓向后上方轻轻牵拉,向外耳道内滴入药液3~4滴。然后用手指轻按耳屏数次,促使药液经鼓膜穿孔流入中耳。该方法适用于成人,儿童由于系统发育不完善,抵抗力弱,不易采用。

三、鼓室成型术:上海宏康医院耳鼻喉科研1的“鼓室成型术”,针对慢性中耳炎发生的复杂病因,多管齐下,加大了对症根除的,取得了治疗慢性中耳炎的突破性进展,使众多久治不愈的慢性中耳炎患者迅速走上康复之路,对医疗界作出了一个激动人心的新贡献。


慢性中耳炎的预防措施

  1、洗澡或游泳时耳朵内如果进水,可能容易滋生细菌,若已进水时,可以用棉棒清洁,但深度不要太深。

  2、曾经发生过中耳炎的人,容易再度复发,自己要避免感冒,一旦感染到感冒或中耳炎,应找合格医生治疗。

  3、家中如果有人抽烟、擦油漆或点香时,应该保持空气流通,这样可防止上呼吸道黏膜受到刺激而引起肿胀。

  4、要保持耳部干燥、清洁,用棉花棒将耳中分泌物擦掉。

  5、要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按时作息,保证睡眠;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积极预防和治疗上呼吸道感染。

  6、老人住房应通风透光,保持空气洁净及适宜的温度湿度。饮食上注意营养,常吃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要根据1气变化增减衣服,预防感冒。

  7、擤鼻方法要正确,不能强力擤鼻和随便冲洗鼻腔,不能同时压闭两侧鼻孔,应交叉单侧擤鼻涕,防止鼻涕进入中耳。

  8、得了中耳炎应及早到医院接受正确治疗,防止转化为慢性中耳炎。

  9、感冒后应当注意擤鼻的方法,即用手指压住一侧鼻孔,稍用力向外吹气,对侧鼻孔的鼻涕即可擤出。一侧擤完,再擤另一侧。或者将手帕、卫生纸放在鼻前方,不压鼻孔,用手轻轻扶放在鼻两侧,只是用力由鼻孔向外吹气,将鼻涕擤在卫生纸或手帕中。

  • 上海医保医院环境
  • 上海公立医院网上预约
  • 上海三甲医院网上挂号
  • 上海医院预约挂号
  • 上海宏康医院网上预约
  • 上海宏康医院网上预约
宏康医院| 网站导航| 法律声明| 意见反馈| 求贤纳才| 关于我们

沪ICP备10036551号-18 上海市工商局沪公网安备31010702001274 沪医广[2024]第03-18- G014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