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癣的症状是什么样的?在医学上,股癣是一种比较多见的皮肤病,主要是真菌的感染导致的,但是这种疾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所以患者需要及时有效的就医治疗是很必要的,但是任何的疾病在治疗之前我们首先要知道的就是自己的病情和症状是什么样的。
股癣的症状:
1.股癣刚开始时,为边缘清晰、稍隆起的红斑,渐扩大,上有落鳞屑,自觉痒,渐渐由红转为紫红、褐或肤色。
2.如未及时治疗,损害向周围蔓延扩大,病损的中心渐渐自动愈合,向周围发展,红斑的边缘炎症比较明显,上面可有活动性皮疹、水疱、痂皮,甚至糜烂,中央自愈,形成环形或半环形。“在屁股上修起了长城”,在阴囊皱襞外,表现为鳞屑性斑片。
3.愈后易留下暂时性色素沉着。
4.慢性病程,可伴随剧烈瘙痒,日久皮损可呈苔藓化改变。
了解了股癣的症状,可以让人们好的诊断股癣,人们一旦发现有股癣,要及时正规治疗,尽量不要在没经过医生检查诊断的情况下私自用药,而且还要保持局部的清洁。如果没时间去医院,你也可以点击下面的咨询,让宏康皮肤科在线为你诊断。
警惕:告别治疗误区,科学正规治疗康复快
上海宏康皮肤科医院指出,股癣的治疗方法有很多,一般多采取抗菌外涂药、激素类药物止痒,但是作用比较局限,只能起到暂时缓解症状的作用,不能根本杀灭真菌。另外由于作用的菌类不同,普通药物不能分型针对性治疗,特别是顽固性、泛发性股癣患者若只采用单一的外涂药治疗很难有好的疗效,不能有效治疗股癣。
股藓患者在接受治疗前要明白一下几点:
1.股癣是一种真菌传染病,真菌寄生在皮肤表层且寄生性强,口服药、输液、打针只能缓解症状,不能杀灭真菌,必须外治内调才能从根源清除病症。
2.宣称能治疗股癣的五花八门,选择一定要慎重,不要听信忽悠,首先要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其次要选择对症治疗的方法。莫让“三无机构”钻了空子,导致病情延误。
3.股癣本身不是什么大病,但是由于传染快,会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所以一旦发现病情,患者要第一时间接受治疗,这样不仅治疗率高,而且花费也会少很多。
股癣相关疑问,可以直接咨询在线,了解详细!
“中西医深层渗透灭菌”治股癣 准确有效
上海宏康皮肤科医院经过多年的临床诊疗经验,针对不同病情的股癣患者分别制订了详细的治疗方案。经过临床近万名康复患者的实践检验报告显示:采用“中西医深层渗透灭菌”规范治疗后,病变部位全部 正常,水泡、糜烂症状完全消失,皮肤不再干燥, 了原有的光泽、弹性。对治疗后2个月的患者进行了回访,回访结果显示,患者水泡、糜烂症状完全消失,皮肤光泽度很高,再也没有出现过令人时不时就想抓挠的现象,该标本兼治股癣不复发,得到了广大股癣患者的1。
“中西医深层渗透灭菌”治疗过程:
1.“中药熏蒸系统”透皮给药,深层杀毒灭菌:运用纳米技术萃取的汉方药物原液,通过“中药熏蒸系统”透皮给药,使药物深度吸收和直接作用于病灶细胞,深层杀菌清毒,同时能增强机体免疫力,治疗效果显着,且避免了传统药物表层治疗的副作用。
点击了解“中西医深层渗透灭菌”治疗股癣会不会复发?
2.紫外线抗炎照射治疗,少吃药除病灶:采用高科技制造紫外线电子波(医学称作抗炎射线),照射皮肤患部直接杀灭细菌,同时可以激发组织充血,增强白细胞的活动能力,刺激上表皮细胞生长,促进组织再生,加强组织细胞的新陈代谢,从而抑制细菌的病毒的生长,使死亡细胞脱落,间接地发挥杀菌任用。而且表皮细胞能产生免疫调节因子,使中枢神经系统活动功能加强,代谢功能提高,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增强人体免疫功能。
“中西医深层渗透灭菌”在临床治疗上的几大亮点:
(一)医疗设备、精确检测:该通过真菌显微镜以及特色紫外线灯的检测以及医生的诊断,可以给患者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治疗。从而可以保证让患者治疗准,疗效好。
(二)多效并举、标本兼治:“中西医深层渗透灭菌”避免了传统治疗只除表面病菌不除内部病菌的缺陷,此法通过内外兼施对病毒进行攻击,让病毒没有复发的可能和机会,从而杜绝了疾病复发的病原体,从根本上治疗股癣以达到标本兼治的良好效果。
(三)有效快捷、不复发:传统治疗是单纯性地用药物进行治疗,无论是外用或是内服,都是进行单一的治疗,效果不明显。而“中西医深层渗透灭菌”是通过高科技治疗仪器配合治疗,直接将药物送达病灶,从根源上杜绝病原体,能快速清除病菌,达到佳治疗效果。
上海宏康皮肤科医院温馨提示:及早就医,及早康复。以免耽误您的病情。作为国家医保定点单位,上海重点皮肤病诊疗机构,上海宏康医院积极响应卫生部《关于医院施行预约诊疗服务工作的意见》,开通网上在线预约挂号系统,患者只要.或拨打咨询电话:021-52836691就可以轻松了解自身病情,并可预约 ,挂上号,无需等待,省去了看病 的繁琐。
上海市宏康医院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10036551号-18 ©
内容申明:本站信息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代表医生的诊断和治疗。如若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
沪公网安备31010702001274号
沪医广[2024]第03-18- G014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