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耳鼻喉科 > 耳聋疾病 > 神经性耳聋 > 国内每年约有3万儿童因用药不当致聋

国内每年约有3万儿童因用药不当致聋

文章来源:上海宏康医院  发布时间:2014-01-07  
上海耳鼻喉科医院网上预约挂号

  耳聋在医学上被称作为听力损失,也就是老百姓俗称的听力减退。事实上,听力减退给小孩子带来的影响是非常严重的,不仅会使其言语发育迟滞,还会对其心理、行为、智力等各方面的正常发育导致不可估量的后果。每年的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在第十四次全国“爱耳日”即将来临之际,宏康医院邀请了多位,从导致儿童听力损失的原因、治疗方法以及康复和预防上给大家进行解读。

  每年大约有3万儿童因药致聋

  引起听力损失的原因是非常多的,耳聋的性质也分为很多种,其中感音神经性耳聋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听力损失类型。据中华医学会耳鼻喉头颈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韩德民介绍,导致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使用耳毒性药物,也就是药物致聋。他表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许多脏器尚未发育完善,肝肾的解毒功能和排泄功能以及血脑屏障的作用均不健全,对许多药物的代谢、排泄和耐受性差,药物使用不当极易引起中毒。

  据机构统计,每年国内都会约有3万儿童由于用药不当而导致耳聋。其中,超过30%的7岁以下聋儿是药物使用过量导致毒副作用致聋。上海宏康医院告诉记者,导致耳聋的药物多见于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如庆大霉素、卡那雷素、新霉素、链霉素等,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引起的耳聋症状,约占近年发生耳聋病人的1/3左右。此外,利尿药,如速尿、利尿酸、丁尿氨等,这些药物引起的听力损失多是双侧对称性,常常伴有耳鸣;抗肿瘤药,如顺氯胺铂、长春新碱、氮芥等,可损伤内耳毛细胞,所引起的耳聋是不可逆的;解热镇痛药,常见的是阿司匹林,它可引起40分贝的双侧对称听力损失,多是可逆的,但也可遗留严重耳鸣和永久性听力损伤;还有镇静催眠类药物,如苯巴比妥等,也可以致聋。除了药物致聋外,接触噪声、梅尼埃病、遗传因素、听神经瘤也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失。

  植入人工耳蜗应在6岁前

  如果孩子患有耳聋疾病,并不意味着他们永久与声音绝缘,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植入人工耳蜗是让孩子重返有声世界的重要手段。据了解,人工耳蜗被认为是目前成功的人造器官,也是临床应用为成功的电子生物科技产品。上海宏康医院耳鼻喉科说,“人的听力很脆弱,一经损坏很难治疗,只能借助外在器械实现正常沟通,而植入人工耳蜗能迅速有效改善患者的听障现状,且稳定。植入人工耳蜗是目前重度、极重度听障患者 听觉的唯一有效方法。”

  人工耳蜗的原理是通过外部声音处理器捕获声音,将其转换为数字信号,这些信号通过磁感线圈发送到内部植入体,植入体将信号转换为电脉冲,然后通过电流直接刺激听神经并传递到大脑,使植入者可以听到声音。尽管人工耳蜗效果明显,但并非适合听力受损的孩子,曹克利强调,佩戴人工耳蜗要经过三步标准程序,即先筛查,然后佩戴助听器,后做人工耳蜗植入手术,而且术后的调机与康复也至关重要。人工耳蜗比较好的植入阶段是1至6岁,过了这个阶段需要康复的时间就长了,效果也有所下降。他同时表示,因人工耳蜗的技术含量较高,所以费用也相对较贵,通常在20万至25万元左右。

  儿童耳聋重在早期防治

  目前,许多人对听力的保健,尤其是对儿童的听力健康问题缺乏足够的认识。对此,韩德民表示,儿童耳聋重在早期防治。儿童耳聋的防治,不仅仅指耳聋或听力损伤疾病本身的预防和治疗,重要的是对它们导致的语言、发育、心理障碍的预防和治疗,因为,就当前的医学水平而言,还有一部分耳聋和听力损伤无法通过单纯的医疗手段治疗,只能对其导致的不良后果加以控制。

  众所周知,婴幼儿期特别是3周岁以前是学习语言的关键时期,发育中的小儿通过听力感知声音,通过模仿,逐步发育形成字、句和语言,以语言为基础与周围人群交流,融入社会。在这个时期,耳聋即使是轻度听力损失,也会导致小儿语言障碍,甚至智力发育迟缓,导致其心理缺陷。因此说,儿童耳聋重在早期防治,即早期确定小儿有无听力损伤,给予相应的早期处理,从而地降低听力损伤导致的不良后果。

  听力损伤检测不可忽视

  由于儿童尚处在语言形成期,表达能力弱,婴幼儿甚至根本不具备表达能力,有时听不清或听不见不能及时告知父母,这无疑增加了发现其听力损伤的时间,也加剧了日后的影响。对于儿童是否患有听力损伤,表示,及早进行听损检测很重要。随着听觉早期监测的普及,早期干预策略将使越来越多的聋儿的生活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据他介绍,上主要采取两种并行的策略,即新生儿听力筛查和婴幼儿听觉监测。

  • 上海医保医院环境
  • 上海公立医院网上预约
  • 上海三甲医院网上挂号
  • 上海医院预约挂号
  • 上海宏康医院网上预约
  • 上海宏康医院网上预约
宏康医院| 网站导航| 法律声明| 意见反馈| 求贤纳才| 关于我们

沪ICP备10036551号-18 上海市工商局沪公网安备31010702001274 沪医广[2024]第03-18- G014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