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结石病 > 肝胆结石 > 肝内胆管结石 > 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的病因

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的病因

文章来源:上海宏康医院 发布时间:2021-09-24
上海结石病医院网上预约

  这个结石的的发病是多种因素导致的。它的形成与胆道感染的一些炎症疾病等有关。感染是导致结石形成的首要因素,感染细菌主要是肠道菌属,其中主要的是大肠杆菌及厌氧菌。下面上海结石病医院的给大家具体的讲解一下:

  1、胆汁淤滞是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形成时的必要条件,因为只有在淤滞条件下,胆汁中成分才能沉积并形成结石。引起胆汁滞留有胆道炎性狭窄和胆道畸形;在梗阻的远端胆管内压力升高,胆管扩张,胆流缓慢,有利于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的形成。

  2、大肠杆菌属和一些厌氧杆菌感染能产生B-葡萄糖醛酸苷酶,此酶在pH7。0条件下,能将结合型胆红素水解生成游离胆红素而沉着。在胆道感染时,胆汁中有来自组织的内源性葡萄糖醛酸苷酶,它的适pH为4。6,在适宜情况下,亦能水解胆汁中的结合型胆红素,因而结石可以在胆总管及肝内胆管中形成并增大。另外正常胆汁中,胆红素主要是水溶性的胆红素二葡萄糖醛酸酯的结合型胆红素,但结石中的胆红素主要是不溶解的游离胆红素。因而,胆汁中结合型胆红素的去结合化是形成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的原因。

  3、此外,胆汁中的粘蛋白、酸性粘多糖、免疫球蛋白等大分子物质,炎性渗出物,脱落的上皮细胞、细菌、寄生虫、胆汁中的金属离子等,均参与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的形成。

  4、还有一类肝内胆管结石,称为黑结石,常发生于合并有肝硬变、慢性溶血性贫血、人工心脏瓣膜安置术后、老年等患者,黑色色素可能是胆红素或者是来自胆红素的双吡咯聚合体,细菌感染并不是成石的主要原因,而来自组织的内源性葡萄糖醛酸苷酶的活动,可能在生成不溶解的游离胆红素方面起主要的作用。

  以上就是给大家介绍的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的病因,如果还有什么疑问您可以.与我院在线交流。相信我院将会给您一个满意的答案!

结石病常见疾病标签:
宏康医院| 网站导航| 法律声明| 意见反馈| 求贤纳才| 关于我们

沪ICP备10036551号-18 © 上海市宏康医院 版权“沪ICP备10036551号-18”
内容申明:本站信息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代表医生的诊断和治疗。如若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
沪公网安备31010702001274号 沪医广【2025】第02-27-G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