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耳鼻喉科 > 中耳疾病 > 反复性中耳炎 > 什么是分泌性中耳炎

什么是分泌性中耳炎

文章来源:上海宏康医院  发布时间:2022-01-03  
上海耳鼻喉科医院网上预约挂号

  分泌性中耳炎是一种常见病,好发于儿童,是以中耳积液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国外有资料统计百分之90的儿童在学龄前会罹患分泌性中耳炎,并且平均每年发病四次。反复发作的分泌性中耳炎会损害儿童的听力,最终影响患儿的言语发育和学习,因此要重视分泌性中耳炎,力争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为什么容易发生分泌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病因复杂,具体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认为与以下因素有关:咽鼓管阻塞、细菌病毒感染、急性中耳炎治疗不彻底等都可以引起分泌性中耳炎。鼻炎、鼻窦炎儿童长期鼻塞,肥大的下鼻甲会阻塞咽鼓管;反复睡眠打鼾儿童,肥大的腺样体也会阻塞咽鼓管;过敏性体质患儿因为变态反应,咽鼓管粘膜水肿阻塞咽鼓管;反复的“感冒”,上呼吸道的细菌、病毒经咽鼓管侵入中耳发生感染;小儿咽鼓管呈水平位,鼻咽部炎症易经其倾入中耳,小儿咽鼓管软骨弹性差,软骨段的管壁易发生塌陷而狭窄,影响通气引流,这都是小儿分泌性中耳炎发病率高的解剖生理基础。

  如何发现分泌性中耳炎?

  临床表现:耳闷胀感,听力下降,听声音遥远,隐约耳痛,耳鸣,急性期耳部间歇性跳痛,婴幼儿表现为反应迟钝、误听、注意力不集中,看电视开大声等。诊断:1.电耳镜检查可见中耳积液征;2.声导抗测试呈“B”或“C”型曲线;3.听力测试或听性脑干反应(ABR)骨气导阈值检查多存在骨气导差。

  如何治疗分泌性中耳炎?

  1.保守治疗:急性期可用抗生素、激素,同时加用黏液促排剂如口服桃金娘油治疗,鼻塞时可用鼻腔减充血剂。

  2.手术治疗指征:①病程持续3个月以上;②伴有高危因素(腭裂,永久性听力下降,言语发育迟缓或障碍,自闭症,与遗传有关的综合征、颅面发育异常等所引起的认知和言语表达障碍等)的患儿宜尽早手术;③观察期间较好耳的听力水平为40 dB或更差;④反复发作的分泌性中耳炎伴腺样体肥大。手术应慎重!具体方式:可采用鼓膜穿刺、切开或置管术;腺样体肥大可行腺样体切除术。

  3.佩带软带BAHA:对于不适合手术或不愿意手术的儿童,不论年龄大小都可以佩带软带BAHA,能迅速改善患儿的听力,以免影响听觉发育、甚至言语发育。

  上海宏康医院提醒您:以上就是关于分泌性中耳炎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还有不了解的欢迎打电话咨询021-52185102



耳鼻喉科疾病大全标签:
上一篇:中耳炎为何反复发作          下一篇:为什么患上中耳炎会反复发作
  • 上海医保医院环境
  • 上海公立医院网上预约
  • 上海三甲医院网上挂号
  • 上海医院预约挂号
  • 上海宏康医院网上预约
  • 上海宏康医院网上预约
宏康医院| 网站导航| 法律声明| 意见反馈| 求贤纳才| 关于我们

沪ICP备10036551号-18 上海市工商局沪公网安备31010702001274 沪医广[2024]第03-18- G014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