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热线:021-52185102
监督热线:021-52185102
接诊时间早8:00-晚20:00(全年无休)
地址:上海市普陀区大渡河路1933号(芝川路口)
扫描微信二维码 微信帐号:sh_hongkang120
文章来源:上海宏康医院 发布时间:2013-11-12
前不久有报道说,一位食客在饭店吃海鲜的时候,突然发生了休克,辛亏抢救及时,才终脱离危险。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这位食客对海鲜过敏,但是那1他很想吃海鲜,就先吃了医生给他开的抗过敏药,然后觉得吃了药就没事了,开始大吃海鲜,结果没想到药物好像没起效,严重的过敏反应让他直接休克了。
对于这样的一个事故,上海宏康医院为我们解释了原因。原来人之所以会过敏,是因为一种叫作组胺的物质与其受体结合,引起生物活性,从而形成机体的过度反应,包括过敏、胃酸分泌、平滑肌痉挛、毛细血管扩张等。而治疗过敏用的抗组胺药,也能与组胺受体结合,但它没有活性,不会触发过敏反应,所以抗组胺药可以治疗过敏。
但生活中许多食物都富含组氨酸,若我们大量摄入,就会在体内产生大量组胺,此时抗过敏药往往争不过组胺,难以占据受体的位置,也就不能很好地发挥效果。药物失效,头晕、胸闷等过敏症状自然去而复返。
学过化学的人应该知道,组氨酸是蛋白质的一种基本成分,几乎每一种蛋白质都含有组氨酸。所以出现过敏症状时,尽有可能少过多地摄取蛋白质类食物,比如海鲜、乳酪、肉类、黄豆等。此外,一些药物和食物也可引起组胺释放,如奎宁、维生素b1、乙醇、水生贝壳类动物等,这些都会影响抗过敏药的效果。
网站备案号:备案号:沪ICP备10036551号-18 © 上海市宏康医院
内容申明:本站信息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代表医生的诊断和治疗。如若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
沪医广【2025】第02-27-G014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12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