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股沟直疝
腹股沟直疝的疝囊是从腹壁下动脉的内侧,即直疝三角区突出,不经过内环,也不进入阴囊。直疝的发病率远较斜疝为少,占腹股沟疝的4.2%。在双侧腹股沟疝中,直疝占到半数以上。腹股沟直疝为后1性,大都发生于老年男子,特别是患有慢性支气管炎或长期咳嗽、排尿困难等病人。
形成原因
腹股沟直疝主要原因为腹壁薄弱和腹内压骤增。慢性咳嗽、习惯性便秘或排尿困难,致使腹内压经常或突然增高,常为直疝形成的诱因:而老年人腹膜筋膜及腹内斜肌退行性变引起腹壁薄弱,则是发病的根本原因,其中腹膜筋膜变弱尤为重要。
临床症状
1.腹股沟内侧部位出现半球形可复性肿块,立位时出现,平卧时消失。多见于老年人,常为双侧。
2.肿块基底宽,不进入阴囊。
3.肿块回纳后,指压内环和增加腹压后肿块仍可出现。
4.直疝三角区可触及明显的腹壁缺损。
常见危害
腹股沟疝一旦不能回纳形成嵌顿可导致肠梗阻,甚至肠坏死、穿孔,甚至死亡。
治疗方法
腹股沟疝如不及时处理.疝块可逐渐增大.将加重腹壁的损坏而影响劳动力。因此,除少数特殊情况外,腹股沟疝一般均应尽早施行手术治疗。
注意事项
该病多发生于年老体弱者,主要原因为腹壁薄弱及腹内压增高。因而积极防治引起腹内压增高之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尿潴留、慢性便秘等,是预防直疝发生和复发的有效方法。
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1)戒烟:吸烟不仅可引起慢性咳嗽,导致腹内压升高,而且可抑制胶原纤维的合成,促进腹肌退行性变,是老年腹股沟疝[2]的重要诱发因素之一。因此老年人比较好不吸烟或减少吸烟量。
(2)保持大便通畅:便秘是导致腹压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故保持大便通畅是预防腹股沟疝的有效方法老年人应多食蔬菜水果,定量饮水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等。
积极预防和治疗促使腹内压增高的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前列腺肥大等。
上海市宏康医院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10036551号-18 ©
内容申明:本站信息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代表医生的诊断和治疗。如若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
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1274号 沪医广[2022]第08-12-G29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