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热线:021-52185102
监督热线:021-52185102
接诊时间早8:00-晚20:00(全年无休)
地址:上海市普陀区大渡河路1933号(芝川路口)
扫描微信二维码 微信帐号:sh_hongkang120
文章来源:上海宏康医院 发布时间:2021-09-09
现代社会大家都比较注重养生了,但不少人都是盲目的进行养生,而没有“对症”。其实人的体质不同,养生的方法也不同,对于我们而言,认清自己的体质,是养生、防病、延缓衰老、延年益寿的先决条件。所以,我们首先得知道自己是什么体质?
细说九种体质——找到你的体质类别
亿万人群,九种体质;人各有质,体病相关;体质平和,健康之源;体质偏颇,百病之因。
中医学认为,阴阳、气血、津液是生命的物质基础,而体质现象即是阴阳、气血、津液盛衰变化的反映,因而能从中医体质学角度进行分类。所发现的平和体质、气虚体质、阳虚体质、阴虚体质、痰湿体质、阳盛体质、血瘀体质、气郁体质、血虚体质9种体质类型及其形成的概念系统,反映了不同人群的个体特征,为“体质辨识”提供了方法和依据。
A类——平和体质,健康
体质平和不平和是从中医体质学的角度来说的。平和体质,顾名思义就是不偏不倚,指人体保持着一种平衡。
平和体质的人,总是精力很充沛,一般累不着他。外表上看上去,不胖不瘦,刚好合适;性格也比较开朗,你和他开个玩笑,没事,他也觉得很好玩,不会生气。
重要的是,很少生病。一年基本上不去医院,也就偶尔有个小感冒,不会因为生病影响到学习、工作、生活——这就是我们平时经常可以看到的一种正常体质类型。
处于平和状态,就算受到了挫折,遇到了这样那样的困难,你都能够应对。身心健康,就是平和的状态。平和体质外表看起来面色很好,精力很充沛,心理素质也很好。这是我们衡量一个人事不是平和体质的一个标准。
B型——气虚体质,气短
老感觉累,就是气虚了。气虚的人,属于气虚体质。气虚体质用几个简单的词语概括就是疲乏、气短、出汗。大家一起去做什么事情,其他人都觉得不累,就他一个人身上不停出汗,觉得上气不接下气,那他就是气虚了。
气虚,通俗地说,就是能量好像比别人低弱。比如说,说话没劲,低声底气,他说话别人都要侧着耳朵听,说话音域很低。爬三四层楼就气喘吁吁的,但大家注意这不是哮喘病。
这类人的耐力很差,跑步只能跑个一两千米,让他坚持跑上四五千米,他马上就有反应了,会觉得受不了。而且比较容易出汗,连吃饭的时候也经常身上冒汗,弄得大家很尴尬。除此之外,还总爱感冒,三1两头流鼻涕、打喷嚏的。甚至严重的是,气虚会导致胃下垂、脱肛、女性子宫下垂等。
气虚的人还容易疲倦,下班回家第一时间干什么?是躺在沙发上先猫上一小时,要不然缓不过劲来。
C型——阳虚体质,怕冷
手脚冰凉,不敢吹空调,反映到我们身上,就是身体机能产热不够,用中医的话说,就是阳虚。这种人,在中医体质学上,被称为阳虚体质。
阳虚体质的人,主要表现就是怕冷,手足不温。气温三十七八时仍穿羽绒服,羽绒服里面再穿一件小棉袄,棉袄里面再穿两件毛衣,毛衣里面再穿内衣,这是典型的阳虚体质,阳气不足了。
通常这种体质的人,夏1一般是穿长衣长裤,里面再穿一个肚兜,不能吹空调,一进空调房间里面就要拿披肩披上,遇到冷就会拉肚子。阳气不够了自然就怕冷。阳气不足,我们机体产热不足,所以表现出冰凉、体温不够的症状。
体内产生的热能不够,因此有虚寒的表现,所以我们叫它怕冷态。肚子冷、膝盖冷是常事。还有一些小女孩老痛经,肚子老凉。这种体质,女性偏多。
D型——阴虚体质,缺水
我们机体的主要成分是水,身体缺水,是件很严重的事,在中医体质学上,身体缺水的人,被称为阴虚体质。
阴虚体质的人,大的特点是什么?是体型瘦,胖子不多。此外,阴虚体质的人还有就是性子比较急,做什么事情巴不得一下就做完,说话急,走路急,吃饭也急,什么都快节奏,风风火火。
阴虚就是机体内水不够了,水不够了就干了,就燥了,燥了就容易起火,就像田地,要是田地老缺水,就干旱了。所以,水是我们身体滋润的根本,是1下便宜的奇药。
阴虚会有一系列表现,阴虚的人对工作热情高涨,平时老口干舌燥的,脸上老是冒火,走到哪儿都爱灌一瓶水,走到哪儿第一件事就是喝水。
还有就是水少了,自然嘴唇干,皮肤干,大便干。所以阴虚了火旺,干巴巴的,缺乏滋润。现代女性,对“以瘦为美”的审美观念大加推崇,所以阴虚的人不少。看到瘦体型,就让我们联想到阴虚体质。
E型——痰湿体质,体胖
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见到胖人,但不知道你细细观察没有,胖人也是有区别的。有的胖人,比如篮球明星奥尼尔,胖得很帅,体型匀称,肌肉结实。但有些胖人就不一样了,肚大腰圆,胖得成了病态,这在中医体质学上,属于痰湿体质。
痰湿体质,给我们的第一印象是什么?是胖乎乎的。我前段时间看到一个人,190斤,体型很胖。我描述了他的几个特点:第一是光彩照人,脑门上油乎乎的,贴张纸能把纸透过来,说明油脂分泌过剩;第二,肚大腰圆,有人胖肚子,有人胖胸,有人胖的是四肢,但腹形肥胖是肥胖里面重要的一种,是导致疾病的一种肥胖。
光彩照人,肚大腰圆,还有什么?还有如雷贯耳呼噜声,晚上打呼噜的时候,别人都不敢靠近,夫妇都不敢同床。这种人舌苔很厚,四肢也很沉重。自己拿镜子一看,舌头上糊着厚厚的一层,就像吃了饼干一样腻在舌头上。四肢重到什么程度?连抬起来都费劲。肥胖了就不运动了,然后越来越胖,后弄得一发不可收拾。
F型——湿热体质,长痘
对于青春痘,相信我们每个人都不陌生。青春痘,顾名思义,是青春的专利,可为什么有些人到了三四十岁还在长呢?这就涉及中医体质学上的另一种体质——湿热体质。
这种体质的标志之一就是满脸长痘,口舌生疮。比如到皮肤科看病,从年轻长痘一直到四十多岁还长痘,被称为“战痘一族”。三四十岁了还长青春痘,是真的还年轻吗?
不是,不是——是这种人体内有湿热,表现在皮肤上长痤疮,痤疮这儿犯那儿犯,女孩子爱长在额头两边,男孩子爱长在胡须这一边。当吃了羊肉串、水煮鱼等上火的东西后,第二1满脸都是痘,还有的长脓包,甚至有的人除了脸上长,脖子上也会长,甚至连头发里也可以摸到包。
此外,就是湿疹,那也是很难治的病。患湿疹的人,大部分都是属于湿热体质的人。湿热体质的人还容易长口疮,有人生口疮了连饭都吃不下去,刚刚治好了又犯,这些都是湿热体质的重要表现。
G——血瘀体质
生活中常见这样的人,不小心磕到身体某部分了,别人没事,他被磕的部位却很快起了一大块乌青,俗称“鬼拧青”。“鬼拧青”是怎么回事?其科学解释就是皮下出血了,就是这个人的体质出现了问题,在中医体质学上,这种人属于血瘀体质。
血瘀体质,就是血脉不流畅,瘀阻了,瘀就是堵了,就像管道被堵了一样。堵有大堵和小堵。大堵比如心的大血管被堵了30%、40%,严重的那就得上支架了。我们说的血瘀体质还没大堵,但表现出许多毛细血管已经发生了瘀堵。
这些变化提醒你什么呢?提醒你血脉已经不流畅了。比如我们看到一个两颊有很多小血管扩张了,就像人民币的钞票一样,钞票下面有纹理,所以我们叫它钞票纹。还有上面说的“鬼拧青”,出现“鬼拧青”,实质原因是皮下出血。容易出现“鬼拧青”的人,舌下静脉一般是瘀紫的。女孩有的脸色很灰暗,这些灰暗就相当于乌云罩住了,血瘀不畅形成暗斑。
这些都是血瘀体质容易出现的典型症状,血瘀体质容易患一些血管堵塞的病。
H型——气郁体质,郁闷
大家都读过《红楼梦》吧,里面有个林黛玉吧,你看她那个抑郁的眼神、忧愁的面容、惆怅的心态,给人感觉很不阳光。她,从中医体质学角度来说,属于典型的气郁体质。
气郁体质,主要表现在气不顺了。这种人给人一种惆怅、不是很阳光的印象,内心很郁闷,对世间的很多事情都是比较低沉的,情绪是低落的。这种人我们说他是气郁体质的人,是抑郁症的主发人群。
现在中国患抑郁症的人越来越多,心理承受能力差了,精神压力大了。比如有的男孩子有前列腺炎,前列腺炎本来不是什么疑难杂症,一般是可以治好的。但他们自己在网上一查,前列腺炎治不好,坏了,自己得了前列腺炎了,以后抬不起头,这辈子完了,结果弄了一个抑郁症。
过去患抑郁症的女孩子多,现在男孩子抑郁的也不少。
I型——特禀体质,过敏
过敏,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而容易过敏的人,在中医体质学上就是属于特禀体质。
为什么叫“特禀”?“特”指的是什么?就是特殊禀赋,过敏体质就是其中常见的一种。
人们经常用春暖花开来形容春1,但又些人却特别害怕春1的到来,因为春1的花粉,会使他们过敏,会给他们带来很多烦恼。特禀体质的人,就有这样的烦恼。春1花粉一飘,这类人就不停地打喷嚏,流眼泪。
过敏体质的人,从小就有一个先1性的原因,当然也有后1原因。所以,现在有的人,一打喷嚏到医院去化验,鱼过敏、虾过敏、桃过敏、小麦过敏、荞麦面过敏,什么也不能吃。
有些东西如果不从体质角度考虑,就只是防过敏是不够的,其实有些过敏史防不了的。如有人螨虫过敏,是不是把这个屋子里的螨虫清理之后他才能进去呢?这不现实。很多过敏原是切不断的,大千世界过敏原太多,防不胜防。
如果我们能认识到自身是过敏体质,那么我们就可以改变自己的过敏体质,而不是去阻断,这样我们就从根本上改变了过敏状态。
上海宏康医院——传承中医 理疗
上海宏康医院(医保定点单位)位于上海市普陀区大渡河路1933号,医院自成立以来,中医理疗发展,传承千年中医国粹,以中医经络学为主导,内联五脏六腑,外系四肢百骸,是气血能量的通道,把人体串联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进行辨证分析治疗。上海宏康医院理疗大的特色就是“经理调理,不药而愈”,“是药三分毒”,不管什么疾病,宏康在有把握不用药的情况下,就不让患者吃药,依靠中医传统针灸、埋线、推拿、拔罐等技术进行经络调理,增强人体免疫力。以良好的口碑形象和对医疗卫生健康事业的贡献受到了全国上下的一致认可。【宏康中医科简介】
网站备案号:备案号:沪ICP备10036551号-18 © 上海市宏康医院
内容申明:本站信息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代表医生的诊断和治疗。如若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
沪医广[2024]第03-18- G014 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1274号